作者: 日期:2024-04-22浏览:次
一、管理队伍
1.心理学实验室领导层由中心负责人和相关教师组成,负责建设规划、实验审批、监督和管理实验室的运行。
2.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员,负责实验室系统日常维护、小故障维修、耗材管理、实验预约、升级等工作。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实验员对仪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防止因发生故障导致工作停滞或发出错误报告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实验人员除要拥有专业技能,经常参加系统学习和培训外,还要热爱本职工作,有服务意识,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3.学生助管由有较多实验经验的研究生担任。协助实验人员完成实验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学生助管应熟练掌握工作内容并且认真负责,保证仪器设备在工作时间之外仍能正常运行,对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完成非常重要。
二、建立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
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行,保证实验室的正常秩序,制定并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
1.实验预约与审批。为保证设备有效使用,实验室实行严格的实验预约与审批制度。申请人需按要求填写实验申请表格,写明实验设计、前期实验基础、实验预计周期等详细信息,心理中心学术工作组对其实验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审批,并提出建议。审批通过后, 实验申请人方可开始预约具体实验时间进行实验。
2.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会加速设备的损耗甚至直接导致设备损毁,部分刚开始接触实验的使用者,因为没有经验忘记或错误执行某些操作步骤,影响自己或他人实验,因此,规范脑电实验室设备使用流程,并要求使用者严格遵守标准流程完成实验。
3.设备日常检查与实验室安全卫生巡查。实验室实验员或学生助管定期巡查实验室,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实验室是否干净整洁,无实验时是否断水断电。
4.建立规范的实验档案库。实验室档案真实记录一个实验室的建立、发展和使用过程,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详细而珍贵的实验室资料。实验室档案包括实验室管理档案、工作档案、实验申请档案、设备运行档案、设备升级档案、实验耗材档案等。建立和健全这样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档案对于加强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科研实验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有利于实验室新进人员提供经验参考,可快速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熟悉性,使其尽快适应实验室人员角色。
三、实验室技术管理
1.定期进行仪器性能检测。电子仪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精度下降等问题,因此除日常的设备维护外,还需定期对实验设备的时间同步性等进行检查和参数校正,以确保仪器处于最佳状态。此类系统检查工作根据仪器特点一般一年进行 1~3 次即可。建立初期的实验室可在设备生产商或代理商工程师指导下完成。
2.关注国内外设备及技术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仪器升级,保证实验室设备处于先进水平,完成高技术要求的实验。密切关注实验设备及其技术的发展,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对仪器设备及软件进行升级。升级系统前需注意备份资料,升级后进行详细的测试。
3.定期参加仪器使用培训。仪器使用者是否能正确使用设备、遇到紧急状况时是否能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等直接影响着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实验的质量及实验的安全。定期安排研究人员和学生参与心理学实验室使用培训,对技术层面的系统硬件原理、软件具体操作等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使用人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