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期:2024-04-22浏览:次
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和日常管理工作,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验室实验员的职责包括以下部分:
一、职责总则
1. 保持实验室各项标志明显,标牌统一张贴或悬挂统一整齐。
2. 实验人员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日常运行制度、仪器管理等制度及卫生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
3.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
4. 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
5. 保持实验室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娱乐场所。
6.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及时清理。
7. 定期检查、保养、检修仪器。
8. 实验室的仪器、工具等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或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9. 实验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将使用过的实验仪器放到指定的位置,以备下次使用。
10. 上下班离开实验室前,尤其是节假日时,认真检查水源、电源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认真检查无误后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二、安全细则
1. 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要进行安全知识方面教育,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对实验室的安全条件和设施,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补充、更换失效器材,指导本实验室人员掌握安全器材和设施的维护和使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实验员要对重点安全部位做到心中有数,对安全用电的部位要有明确的了解,实验室内安全设施、标志必须齐全有效。
4. 对进入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员,普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实验时要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或擅离职守。
5. 实验室设备的设置和器材的存放必须遵循安全、科学、规范、整洁、有序的原则。实验结束后应做好实验场所及器具的清洁、整理,安全有序地存放好所用过的设备器材。
6. 维持实验室安全环境。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不得用明火取暖,严禁违章搭电或超载用电。禁止陌生人进入实验室。
7. 实验室实验员下班前或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离开时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三、卫生细则
1. 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进行清扫整理,仪器、桌柜等表面每天进行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2.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实验室用品要摆放合理,并有固定位置。
3. 实验室布局要合理,大型仪器要放到指定位置。实验室的通风、照明、控温度、控湿度等设施完好,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便于实验。
4.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及时清理。
5. 实验室必须坚持定期清理的卫生制度。保证桌面、仪器无灰尘,地面无尘土、无积水、无纸屑等垃圾,墙面、门窗及管道、线路、开关板上无积灰与蛛网等。
6.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时刻保持实验室的整洁、有序。
7. 实验台上和仪器柜内的仪器摆放整齐,资料柜、工具柜内物品摆放整齐。
四、仪器设备维护细则
1. 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应做到管好、用好,做好防尘、防潮、防震工作,做到会操作、会检查、会一般维修、会保养,确保仪器性能完好安全可靠。
2. 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申请使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必须经过实验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3.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做到合理使用。
4. 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建立仪器使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
5. 各仪器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不得私自拆动,应及时报告通知厂商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6. 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
7. 仪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开。
8. 一切仪器设备未经中心领导同意,不得外借,使用的仪器必须进行登记。
9. 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因保管不善致使仪器、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10. 定期对贵重精密仪器进行校检,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长期保持其良好可用状态。
11. 根据岗位责任制要求,实验室实验员要不断掌握和提高有关仪器的操作技术,以减少操作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