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询设置 > 心理百科 > 正文

什么是性格?怎样分析性格?

作者: 日期:2024-04-22浏览:
分享:

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它是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他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即表现在他都做了些什么上面,而一个人怎样去做则表明了他的行为方式。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他对现实的态度。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它会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下表现出来。性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是一成不变的,性格也是可塑的。性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个人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也一定会带来他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

性格不同于气质,他受社会历史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应了一个人道德风貌。所以,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人格的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性格表现的特征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性格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为看仔细地了解性格,又可以把性格分解为以下四个组成部分。

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和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好的表现是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关系他人、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正直、诚恳、文明礼貌、勤劳节俭、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等等;不好的表现是没有民族气节、对集体、对他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奸诈狡猾、蛮横粗暴、懒惰挥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狂妄自大等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是有远大的理想、行动有计划、独立自主、不受别人的左右;果断、勇敢、坚忍不拔、有毅力、自制力强;不良的意志特征是鼠目寸光、盲目性强、随大流、易受暗示、优柔寡断、放任自流或固执己见、怯懦或任性等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活动的影响,以及他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良好的情绪特征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常常处于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不良的情绪特征是事无大小,都容易引起情绪反应,而且情绪对身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较大,意志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薄弱,情绪悲观,心境又容易消极悲观。

4.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如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独立性者能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兴趣主动地进行观察,善于独立思考;依存性者则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愿意借用现成的答案;想象中的现实性:有人现实性强,有人则富于幻想;思维活动的精确性:有人能深思熟虑,看问题全面;有人则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或钻牛角尖等等。

性格的上述特征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一般来说,性格的态度是性格的核心,而且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因为态度直接表现出了一个人对事物所持有的、比较恒常的倾向,同时它也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例如,一个对社会、对集体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他对工作、对学习也一定是认真负责的,他对别人也会是诚恳、热情的,对自己也是能严格要求的。这一点告诉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时,那个要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由此可预见到他的其他性格特征。

另外,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常常显露出其性格的不同侧面。鲁迅先生既“横眉冷对千夫指”,又“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说明性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